下拉头像就送你一枚月亮。年更选手,感谢路过-w-
写作的原因:落水的人不扑腾就会沉。

回复一则《下自成蹊》的长评(其实是忍不住唠起了嗑)

没有办法用评论回复因为太长了(躺

所以打扰一下主页不好意思……



啊啊啊谢谢谢谢!收到长评真的非常开心啊拥抱=w= 啊太太完全谈不上,还是在摸索的人,但是有人喜欢自己的文章真的炒鸡开心!   


啊狗狗什么的我真的真的好想让他们养各种各样的东西,养花养草养狗养猫,最不济养养小金鱼什么的啊(想想戴着金丝边眼镜的老年大哥沐浴在阳光中喂金鱼的场景我就觉得哎呀好苏hhhhh)所以名字里的字谜其实只是副产品,我不管我想让他们养狗quq……话说回来,他们这样的人啊,要是结束了那些提心吊胆能安安稳稳地活到太平盛世,也该值得这样的生活呀……


你提到的几个桥段我也超级喜欢的,看到你喜欢我超开心哈哈——像老孙和大哥那里,老徐和阿诚哥,我个人还特别喜欢他们在北京四合院那里,这几个也都是我写的时候心里/眼睛里觉得很温暖的地方。(彩蛋:其实大哥写信不是一个计划内情节qwq写到那里的时候突然好像感觉到大哥会这么做,写下来之后,那句“我极震惊”几乎是我当时的真实反映hhh)


嗯我也完全觉得恢复高考是一个完全超过考试意义的事情,看《高考1977》的时候相关情节真的蛮震撼的……你提到的知识的传承和知识与个人命运的联系,真的是我写到老李和他的死时的想法——“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就是恢复高考给我的感觉。所以看到你这样写,觉得特别被理解quq 当初构思的时候就是想要表达一种橡树一样的楼诚——不在一起也没有关系,也会像并肩时一样向着同一个方向奔跑;可以的时候,想起彼此的样子,一听到彼此的消息,仍会翻山越岭……


小时候没觉得《昆虫记》有什么,写这篇文的时候想起来去找了印象里的句子,觉得又难过又欣慰quq就是像你说的那种知识的传承吧嗯嗯-w-啊对了谢谢你分享的那一段《史傳通說》,“此信念无他,追求真理也”,啊我真的最吃这种信念感了qaq


真的非常感谢你的长评!太兴奋了所以忍不住话痨了一点儿不好意思qaq总之炒鸡开心,谢谢喜欢(挥手!


黑巧克力咖啡:

 @老浅不深  试试看,不知道能不能AT到


第一次写长评,大概有点乱_(:з」∠)_

一口气看完三篇,实在棒到哭QWQ

太太质朴细腻的文字里含着力量,像春分的雨水,灌溉干裂的土地,一点一滴的,写出了我心中的楼诚。

明楼和明诚,便是爱的全部。

 

 

说说历史背景

太太在开头便点明了历史背景,一个特殊时期后的首次高考。

在我的理解中,这次高考超过了考试本身的意义。

让人有机会够到果实,能够传承知识,是因。

有人因此改变命运,比如文中的“我”,是果。

有了地基,才能讨论独立思考能力和辩证思维,不过这又是另一回事了。

同样,这个时代离我们很近,也很远。

近到它影响了我们的父辈和祖辈。他们的人生、经历、磨难、身体或心里上的后遗症、价值观、或者处世态度。

远到茫茫历史洪水中,我们有幸能够看得几个碎片,却发现看到的不过是浮于海面的冰山。

它需要被记录,被诉说,被还原,被验证,被聆听,被总结。

 

 

实在嘴笨又无笔力,不会评价,还是说说几个又苏又感动的细节吧=v= 我爱日常~~

1.大哥给“我”的信

大哥对只有一面之缘的“我”写信本身已经很苏了,信里还对“我”抱歉,苏的我快炸了!

信里轻描淡写了阿诚哥受伤,在空白的八个月里,忍不住去想阿诚哥经历了什么,可是往细了想,又不敢了。

幸好,大哥终于找到了。

大哥一直能找到阿诚哥。

 

2.阿诚哥与徐先生的对话

徐先生问“你倒想得开……”

阿诚哥答:“……这样想着,我就害怕了。”

阿诚哥是大哥教出来的,大哥会如何做,阿诚哥也会如何做。

这是一颗隐藏的糖啊!

我曾脑洞,阿诚哥在巴黎会读什么书?除了贵婉,他还会遇见什么人?是什么契机让他站到悬崖边?也许会是拉丁文版的蒙田随笔,也许是俄语版的战争与和平,也许是法语版的资本论,还有可能是英文版的吾国与吾民。

不过那会还不知道有《贵婉日记》。

聪明的人很多,聪明到智慧却还有很长的路,大哥曾说过阿诚哥“小聪明救不了命”,我想,明家培养出来的人,是拥有智慧的人。

他们能够预测局势,懂得感激,在困难的时期坚持传道受业解惑。

这么好,又这么让人心疼QWQ

 

3.狗狗鱼腹

尽管是看了注解后才明白取名的意思,然而最初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重点全在:大哥,你又领了个孩子回家!(真是偏的离谱)

于是脑补了这个画面:大哥望着阿诚哥在厨房忙碌的背影,鱼腹窝在脚边懒洋洋的晒太阳,空气中能闻到饭菜的香味。一个平凡的傍晚。

好温馨的一家人!!

后来从方老师那听来的转述,我只能说:

不愧是大哥领回家的!

原因嘛……快去看文啊!看文就知道啦!

 

4.老孙,粮票和黑格尔

很喜欢对老孙的塑造,笔墨不多却很可爱。

只是阿诚哥打趣大哥的“西装革履”里,透着五味杂陈。

粮票和黑格尔。前者关乎食,后者关乎思辨。

阿诚哥,这里一个大写的苏!

大哥的一句“我是他家里人,替他谢谢您啦。”,眼泪哗啦啦的流o(╥﹏╥)o

 

答应我!不要被上篇吓到,坚持看完后细细品味,有好多糖!

 

 

引用的文和句

太太在每篇最后都有注明出处,印象最深的还是《昆虫记》,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哇。

大哥给阿诚哥这本书的时候,像长辈对晚辈的启蒙。中间大哥赠于“我”,“我”又送给“女儿”,像一次知识的传承。文末“女儿”的背诵,书又回到大哥和阿诚哥手里,像奥林匹克的点火仪式。

而且,这里还有好大一口糖!

“……歌声不离我的耳畔……唱歌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无论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唱歌。”

一边吃糖,一边被大大的安利了把《昆虫记》。

 

2.伽利略的Eppur si mouve

这句话没有引用到文里,只是太太最后在说明里提了出来。我好奇搜它的时候,搜到个很有意思的注解,借这里摘录下来^^

出自汪荣祖的《史傳通說》(原文繁体字)

……垂涕求救,固无补于事,殊不知直言不待巧辞辩护。苏格拉底当曰:“吾绝不善于辞令。诚然,若以直陈真理为善辞令,自当别论。”盖笔直贵在不屈,若刻意辩解,曲又在其中矣。方孝孺议一是字,谓燕王曰:“吾腕可断,笔不可狂”,灭十族而无悔。伽利略以地动之说,得罪红衣主教拜来曼,虽遭禁辱,卒谓“地犹动”(Eppur si mouve)也。类此殉道精神,虽千万人吾往矣,必有其恺切服鹰之信念,此信念无他,“追求真理”是也。故史家泰勒曰,“当余秉笔之际,吾之忠诚除历史真相外,别无所属”。

 

在这里想大喊一句,跟着楼诚活到老学到老!

 

 

一个大胆的猜测

猜错了别打窝,捂脸

大哥的学生方老师,是孟韦家的孩子吗╰(*°▽°*)╯

 

 

最后,想说

尽管时代一直卷着他们走,然而兜兜转转十八年,他们终将并肩同行。

他们都是坚韧的人,未知的恐惧打败不了他们,高山寒雪阻挡不了他们,千夫所指折辱不了他们,他们同舟共济,他们铜墙铁壁。

大哥还能尝着黄酒鲈鱼,阿诚哥还能做饭给大哥吃,真好。

 

 

零零散散的也没个主题,想什么就说什么了。

借用翟秋白先生的文字结束吧。看完后这句话一直在脑子里打转。

“光明和火焰从地心里钻出来的时候,难免要经过好几次尝试,试探自己的道路,锻炼自己的力量。”

楼诚,还能再爱一百年!

给太太表白~ 比心(づ ̄3 ̄)づ╭❤~

 
评论(9)
热度(16)
© 老浅不深 | Powered by LOFTER